前不久,某银行一只5年期理财产品提早停止引发商场热议和出资者不满。我国证券报记者造访多家银行发现,理财产品提早停止现象并不遍及。剖析人士称,银行提早停止部分产品首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推进理财净值化转型,二是防止本钱收益倒挂对赢利产生冲击。

“强退”现象不遍及

普益规范发布的陈述称,自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商场共有1432只产品提早停止,其中有1348只于理财新规发布后停止。

我国证券报记者造访多家银行发现,理财产品提早停止现象确有存在,但不遍及。

一家国有大行支行人士告知我国证券报记者:“咱们有产品提早停止,原因比较复杂,不方便泄漏。”

部分产品“强退”盈利达 银行理财转型踩油门

一位农商行高管称:“没听说有产品‘强退’。我行理财规划很小,仅逾12亿元,影响不大。”

“部分被‘强退’的理财产品,在发行时或许成心用过高收益率招引客户。”另一家国有大行理理剖析,这种推行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天然会被“强退”。

某股份行理理告知我国证券报记者:“一般产品不会提早停止。提早停止的状况或许包含:一是产生重大事故,例如战役、天然灾害等;二是银行以为产品出资的某一标的未来存在危险,这是为客户考虑。”

推进银行理财整改

据普益规范计算,2019年银行开端加快清退存量理财,触及622只产品,较2018年大幅添加。

从银行类型看,近三年,股份制银行提早停止的产品数量最多,合计767只,占比57%;其次是国有银行,共有256只产品提早停止。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和城商行近三年提早停止的产品数量呈上升趋势。

中信证券分明研讨团队剖析,遭到监管和收益的两层压力,银行提早停止了部分理财产品。一方面,资管新规明确要求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另一方面,传统银行理财产品默许“刚性兑付”规矩,预期收益率实际上成为银行的负债本钱,假如商场环境不及预期,银行会晤临危险办理的巨大敞口。在这种状况下,银行有动力行使在产品合同中保存的提早停止权,不然或许导致本钱与收益倒挂。

一位国有大行高管表明,关于待整改的表外理财,重点在财物端的整改和化解。银即将结合后续监管方针具体要求,归纳考虑持仓的财物特性,拟采纳发行理财子公司新产品接受、提早停止二级商场出售、部分回标等办法自动化解,妥善完结存量理财产品压降作业。

利于资管商场开展

理财产品提早停止是否合规?北京年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表明,尽管理财产品提早停止对出资者的收益会形成影响,但从合同约好看,因法律法规或方针改变,银行提早停止理财产品是合法合规的。

我国证券报记者查询多份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各家银行对提早停止危险均有提示,整体可归纳为,银行方面有权依据商场、产品存量等状况提早停止产品。有出资者表明,本来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有6%,现在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遍及为3%,“强退”后再购买新理财产品很不合算。

分明研讨团队以为,理财产品提早停止,关于银行来说,需在短期内偿付很多本金,乃至面对部分客户的永久性丢失。从长远看,尽管产品“强退”给买卖双方都形成了必定影响,但这一改变也将给资管商场带来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