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曾树佳

6月将尽,房企又迎来了上交年中答卷的要害节点。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世界评级组织释放出的评级陈述,仍在搅动着言论的波涛。

6月28日,穆迪将远洋集团的“Baa3”发行人评级列入评级下调调查名单。该评级组织表明,假如评价远洋的合同出售额和财政指标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改进,可能会下调该公司评级。

而近来,海伦堡、碧桂园等一批房企,均被三大评级组织之一的穆迪,调低了评级。海伦堡见状不淡定了,它直呼“不解与绝望”,并晒出自己的流动性数据,宣告请求退出评级队伍;碧桂园则直接提早回购了一笔4.11亿美元收据,给予了反击。

这是眼下房企与评级组织之间,相互博弈的缩影。

自上一年下半年以来,标普、惠誉、穆迪依据对国内收紧的地产环境,连续对多家房企进行评级下调、展望负面,高达250余次。部分地产商或不太认同,或难以承受重压,都自动请求抛弃评级,以作权宜之计。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抛弃了在公开商场发债融资的时机,非同寻常。

房企“撤评”的背面,是通过多层深思熟虑的。职业下行之际,他们原本就承受着较大的流动性压力,若是加上评级带来的负面“飓风”,的确有点难以招架。

所以他们爽性先下手为强,自动抛弃评级,避免被负面舆情弄得焦头烂额。大不了比及春暖花开、走出窘境的时分,再重启评级,引进融资。现在这招“趋利避害”的行动,广受上市地产公司的追捧。

评级吊销潮

站在山崖边上的地产商豁出去了。自上一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房企对标普、惠誉、穆迪等世界评级组织,提出吊销、退出评级的请求,而评级组织也如其所愿,表明不再对他们的运营境况,进行评判。

据乐居财经不完全统计,已有新力、祥生、佳兆业、奥园、雅居乐、融创、龙光、华夏美好、绿洲、把戏年、世茂、中梁、鑫苑置业等近30家房企,自动请求吊销评级。

其间的前后操作简直千人一面。

先是评级组织宣告,下调某房企长时刻发行人信誉评级、高档无典当收据评级等,乃至列入负面信誉调查名单。这一发声,相关房企在商场上的负面音讯便不断发酵,他们或不认同评级,或难以承受重压,便爽性抛弃评级,落得耳根清净。

之所以会呈现这种状况,是由于跟着调控的深化,出险房企不断增多,标普、惠誉、穆迪等,对国内地产的远景,产生了继续绝望的预期。

直至本年5月初,穆迪还发布陈述称,我国房地产商场2022年出售仍将坚持疲弱,支撑性方针发挥效果仍需时刻。因而它对职业展望为负面,反映合约出售乏力且融资环境偏紧。

其估计,2022年全国合约出售额将下降10%至15%,下降的首要原因是出售面积继续削减,但2022年下半年合约出售额降幅估计将收窄。信贷环境偏紧之下,出售下滑将继续使开发商流动性承压。

依据这种判别,评级组织常常挥舞着镰刀,不断“砍低”地产商的评级,有时分一扫一大片,令商场风声鹤唳。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下半年地产下行以来,三大世界评级组织,连续下调受评房企评级或展望达250余次。

尤其是穆迪,曩昔9个月,其对发行高收益债券的我国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91次降级,创下新记载。相比之下,到2020年12月底的曩昔十年,穆迪仅对此类公司进行了56次降级。

尤记住上一年10月,一个月内便有29家房企遭穆迪的“狙击”,其间18日、19日会集下调高达20家,包含富力、佳兆业、禹洲集团、建业地产、阳光城等,商场一下炸开了锅。

本年上半年,这种评级下调的状况仍在继续,推进着第二季度房企吊销评级的高潮。职业下行,房企们原本就承受着较大的流动性压力,若是加上评级带来的负面“飓风”,的确有点难以招架。

评判与争辩反驳

「传化股份」地产评级凉了

6月20日,穆迪宣告将海伦堡发行人评级从B2下调至Caa1,债项评级由B3下调至Caa2,展望为负面。

穆迪给出的理由是,海伦堡运营才能削弱,融资途径受限,未来12-18个月内债款到期规划巨大。在融资严重的环境下,该公司处理再融资需求的才能,存在不确定性。

海伦堡略显“冤枉”,直言“深感不解与绝望”,以为该评级并不符合实际。就在三天前,它刚刚连本带息,提早偿还了一笔8.63亿元的公司债券,向外界展现了一下公司较好的流动性。

它还披露了本身的造血才能,表明其本年1-5月的出售回款,完成了逆势上升,较上一年同期添加3%;估计中心事务继续的现金流入,将足以支撑其财政及运营需求。公司还有200亿元的银行未动用授信额度,短债压力不大。

但穆迪对这些分辩的数据,并不配合。所以海伦堡一怒之下,自动请求吊销了此次评级。

碧桂园与海伦堡深有同感。由于与此同时,穆迪也将碧桂园高档无典当评级调至Ba1,颁发Ba1的企业宗族评级。碧桂园瞬间从出资级,跌落到废物级,这关于这家在暴雷潮中尚属平稳的民企来说,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不过,穆迪也供认,它仅仅依据职业层面而做出的评级调整,由于职业出售及融资环境改进速度不及预期,将会对房企形成难以估计的影响。至于碧桂园现在安稳的运营状况和财政状况,穆迪并没有否定。

“躺枪”的碧桂园感到很惊诧,它随后提早回购了4.11亿美元收据,将年内仅有一笔需求兑付的美元债从账上消除,作为对穆迪的回应。

更早前的建业,也对评级组织颇有微词。

4月4日,穆迪宣告将建业地产及其隶属公司的发行人评级,从B1下调至B3。它以为,建业地产的现金水平下降,资本商场资金获取才能削弱。评级下调反映了建业的流动性削弱和再融资危险添加。

两天后,建业相同发出了“深感绝望”的感叹,它在公告声称,“穆迪没有充沛了解公司的再融资及还款计划,以及活跃开辟新融资管道的行动,公司正在请求吊销评级,及不会对穆迪进一步的材料作出回应。”

从后来建业卖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和“只要河南”两个文旅项目给国资,并引进河南铁投完成“染红”的一揽子纾困计划来看,它关于本身流动性的缓解计划,的确筹谋已久,因而其表明穆迪对其缺少了解,并非虚言。

跟着方针继续收紧和商场下行,企业融资全体上遭到较大限制,加之疫情之下,出售困难加重,房企现金流危险加大,穆迪、惠誉、标普等评级组织,往往依据对国内地产职业的绝望猜测,去审视各家地产商的境况。

在这场“无差别”的评级下调中,单个房企的确有被过度看空的可能性。

评级组织说房企远景不明,房企说评级组织过度绝望、评判偏颇,他们都有各自的考量规范,并没有铁定的孰是孰非。定论怎么,还需求时刻去验证。

抛弃融资“凭据”

信誉评级是一种“公信力产品”,信誉评级组织被视为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纽带之一,掌控着全球债券商场和资本商场的定价权。

在商场经济中,诚信是柱石,尤其在金融、虚拟经济领域,信誉话语权有着决定效果。因而,跟着金融商场的开展,信誉评级的“看门人”效果日益凸显。

一直以来,出资者们对三大评级组织奉若神明,商场上没有通过它们认证的债券简直无人问津。三大评级组织每一个信誉评级,也都意味着房企发行外债的利率水平。

比方,龙湖集团2019年9月发行的一笔8.5亿美元债券,10年期,息票率仅为3.89%。而同年上市的美元债,今世置业3.5亿美元债券,利率高达15.5%,创下近年来内资房企境外融资的最高本钱。

评级组织一般会依据职业环境和企业基本面,对房企做出评判。地产景气的时分,房企们在大环境下顺风顺水,简单拿到正面的评级,以此获取出资者、购房者的喜爱。

当下则不同,大多评级陈述一经发布,就犹如一纸审判,将房企面向深渊,任后者怎么争辩反驳与对立,都略显苍白无力。目睹评级组织掐着企业的融资命脉,影响巨大,地产商避之只怕不及。

不过,评级陈述就犹如一张融资凭据,他们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才会如此决断抛弃,退出评级队伍?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乐居财经剖析到:“抛弃评级,意味着抛弃在公开商场发债融资的时机,这原本也是当今的企业在实际状况下无法完成的工作,抛弃评级也就等于减轻了为保护评级的担负。”

也就是说,融资途径收窄,部分房企为处理到期债款,也无暇他顾,他们已无大可能敞开境外融资,评级的本质效果有所下降。在这种状况下,时不时出炉的评级陈述,还像一把利刃,直击房企软弱的神经,让他们焦头烂额。

所以房企们爽性“破罐子破摔”,避开喧嚣,避免被负面言论进一步击中。大不了比及春暖花开、走出窘境的时分,再重启评级,引进融资。现在这招“趋利避害”的行动,广受上市公司的追捧。

幸亏的是,现在楼市松绑、融资渐宽,方针的传导已初见成效,后续必定迎来职业的上扬。关于房企来说,就看能不能挺过黎明前的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