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统计局1月20日解读2022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表示:2022年,在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广州经济先后迎来二季度的本土疫情突发叠加供应链不畅,以及四季度遭遇的抗疫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疫情形势等考验。面对多重困难挑战,广州始终坚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新动能引领下,全市经济顶压前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市活力逐步恢复,全年经济运行呈现五个特征。

新兴动能强支撑

2022年,全市“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8879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0.8%,经济增长近1/3的动力来源于新动能。其中,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发挥引领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与医药健康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长5.4%,潜力逐渐显现。同时,工业和服务业两大生产领域提质增效,为提升广州产业综合竞争力积蓄“聚变”力量:

首先是工业新动能加快集聚成势。2022年,广州工业生产虽受多重因素影响增势放缓,但在制造业立市的发展战略下,升级发展态势持续。高技术制造业潜力释放,全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1%,其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增长49.5%,全年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增长12.4%。先进制造业实力凸显,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至61.6%。从发展后劲来看,工业产业高端化趋势愈发明显,2022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8.2%,占制造业投资比重突破一半。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在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生产线、粤芯半导体二期、广东粤芯能半导体项目等项目的带动下同比大涨69.6%。全年累计完成投资超10亿元且投资进度超80%的34个工业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制造项目共14个,随着这些项目释放产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动力将更为强劲。

其次是现代服务业能级加快提升。服务业于广州经济而言具有“压舱石”的作用,近几年广州服务业在疫情反复扰动之下仍然坚持推进动力变革,代表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聚合能力的现代服务业稳健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22年,广州金融业规模稳步扩大,全年实现增加值2596亿元,同比增长7.2%,占GDP的比重提升至9.0%。广州工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势头,推动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双向赋能,1-11月(错月数据),全市科研成果转化服务、质检技术服务、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研发与设计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9%、20.4%、18.9%和15.5%。随着广州获国务院批复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市服务业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集聚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进而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市经济稳步增长。

汽车产业挑大梁

汽车产业是广州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1/4左右,汽车销售额占全市商品销售额的比重超过1/10。

2022年,广州汽车产业虽然一度遭遇零部件供应受阻问题,但在克服产业链堵点后加快补产、全力释放产能,对全市经济恢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全年汽车制造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472亿元,同比增长6.3%。汽车整车年产量突破300万辆,达313.68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2/3以上、全国的1/10以上,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其中,广汽丰田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迈入合资品牌头部阵营。

同时,在坚持合资合作与自主创新共同发展的理念下,广州汽车产业迭代升级的自我革新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2022年,全市新能源车产量、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倍、79.8%,占全市汽车产量、零售额的比重比2021年分别提升5.0个、11.4个百分点;充电桩产量增长4.2倍;时代广汽动力电池跻身全市百强工业企业第36位。此外,随着广汽埃安旗下投资过百亿的因湃电池动工、世界500强企业采埃孚百亿级汽车电子工厂项目落户,广州新能源车正在补齐补强核心产业链。在新的赛道上,广州传统汽车产业的存量优势正在转化为新能源车领域的发展胜势,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强劲动力,也将把广州支柱产业的根基扎得更牢,更好支撑广州经济行稳致远。

市场主体稳根基

近年来,广州迭代实施营商环境1.0到5.0改革,50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3项指标代表国家向世界推介,连续两年被评为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一档。营商环境之“优”,保障了市场主体之“稳”。2022年末,全市市场主体达315.55万户。其中,不同层次市场主体各展其长,共同筑牢广州经济发展的根基。

一是“四上”企业培育成效稳定。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在库纳统的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四上”企业3.94万家(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全省“四上”企业数量),同比增加4159家。2022年新增纳统新开业(投产)企业1323家,其中,在疫情防控最为吃紧的10月、11月,新增纳统的新开业(投产)企业仍有500家,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9.6%,全市上下持续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的成效显现。

二是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规上工业百强企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长2.5%,规上营利性服务业百强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5.3%,均高于所在行业平均增速水平,显示龙头企业应对困难挑战的韧性较足,对稳定行业运行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创新企业活力逐步迸发。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3万家。19家企业入选胡润《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其中新增独角兽企业9家,是全球新增独角兽数量最多的三个城市之一。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大多分布在信息软件、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折射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科创产业生态逐步成形,能够为广州新动能的持续演进提供稳定动力来源。

民生需求有保障

民生为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义所在,也是稳住预期、稳住消费、稳住供给的重要着力点。2022年,广州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坚持用心用情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切实推动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一是民生保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全市蔬菜产量超400万吨、园林水果产量超80万吨、水产品产量超50万吨。四季度,面对10月中旬以来本土疫情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以及12月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新冠病毒大范围感染的影响,为满足市民居家囤货需求,便于长时间保存的冷冻食品和部分速食食品加快生产,速冻米面食品、冻肉、方便面产量单季同比增长68.3%、51.8%和12.9%,带动其全年产量增速分别提升至26.2%、61.5%和4.2%。在主要民生物资稳产保供下,全市物价总体稳定,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是民生服务消费潜力释放。疫情影响下,在线购物、在线订餐、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持续旺盛,带动相关领域企稳回升,全年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网络餐费同比分别增长13.4%、22.9%;1-11月(错月数据)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6.4%。同时,疫情使得市民生命健康意识全面提升,“互联网+问诊”、健康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加速了医疗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卫生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

三是民生保障支出较快增长。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近七成。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2%、6.5%和13.2%。在民生保障支出力度加大的基础上,全市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0.55万人,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达到1423.9万人次,城乡低保、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残疾人补贴标准稳步提高;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4.5万个、基础教育集团27个;广州呼吸中心、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中大附一南沙医院等投入使用,三甲医院增至44家。

政策效应提信心

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形势变化下,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成为促进经济加快复苏的关键所在。2022年底,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全市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叠加稳经济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加力落实,广州经济回暖的“信心”基础得以巩固。

一方面,企业信心不减。2022年末,一般用于资本开支、与固定资产形成紧密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增速比9月末提高1.6个百分点,显示经历三年疫情冲击后,企业经营预期仍然相对积极,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各类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发力下,信贷对经济复苏支持力度保持提升态势。其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4.1%、37.1%,合计占境内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比2021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5%,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彰显金融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另一方面,投资信心回稳。2022年四季度,全市开工、竣工、签约重大项目454个。仅12月新增纳统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就达288个,计划总投资额合计同比增长89.8%,其中,计划总投资超50亿的项目15个,超100亿的项目7个。显示对外贸易信心的外贸进出口额于年末画出明显的上扬曲线,2022年10月、11月、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额连续突破千亿元大关,单月同比增幅连续保持在12%以上,带动全年外贸进出口额累计增速回升至1.1%。外商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7%;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335家、1658个项目。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2022年,广州在爬坡过坎中奋力稳定经济大盘,殊为不易。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疫情防控新阶段下推动各行各业重回正常运行轨道的关键一年,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与先机同在的局面,全市上下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持续提信心稳预期、引项目稳生产、促消费稳内需、暖企业稳主体,进一步恢复城市活力、激发经济动力、增强发展潜力,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加快整体好转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牢、步履更实。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涂端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杨耀烨、陈忧子(部分图源:中国广州发布)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