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0日起,梧州日报社启动“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系列报道活动,将聚焦六堡茶产品覆盖和文化影响较明显的香港、澳门地区,以及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三个国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作为本次活动的独家冠名,邀请广大茶友与我们一同寻迹神秘的六堡茶船古道。

  穿越西江的波涛,茶船沿着蜿蜒曲折的“茶船古道”,把六堡群山里的茶叶送到了珠三角地区,在广州这个大枢纽集结后,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并沿着这条呈扇面展开的线路,浩浩荡荡地向境外的消费市场再次进发。

  茶船古道寻迹第三集

  

  香港,“茶船古道”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既是六堡茶在境外的一个大消费市场,又是“茶船古道”向海外延伸的主要中转枢纽,在六堡茶的外销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从梧州沿着“茶船古道”进入香港,以及透过香港再发往海外各地的六堡茶,每年都超过1000吨。

  

  上世纪70年代,香港电车上有“英记”茶庄的广告。(网友“香港佬”提供)

  

  时至今日,位于香港的“英记”茶庄总号依然坚持着老式的茶行作派。(网友“花花世界”提供)

  走进香港,扑面而来的同样是茶商、茶人和茶文化研究者支持“茶船古道寻迹?境外行”采访活动的热情。

  我们刚抵达下榻的酒店,便见到了早已在此等候的世界广西商会主席莫子莹、六堡茶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黄鹏绪,他们已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小型“茶聚会”, 参加者为当地的茶商、茶人和茶文化研究者代表,这其中有刚从外地出差回港、风尘仆仆的香港有机产业促进协会创会会长郑伟文,也有准备出差的香港国茗轩茶坊有限公司和汉唐中华(茶)文化协会负责人潘彼超等。

  今年66岁的黄鹏绪曾在媒体从业,且有多年从事酒店管理业务的经历,对香港酒店餐饮文化十分熟悉。黄鹏绪介绍说,以前,六堡茶在香港销售规模较大,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六堡茶在香港的销量甚至占到了当地黑茶市场的七成左右,很多茶客在茶楼均饮用六堡茶。但是,后来六堡茶在香港的影响力下降,如今,许多茶楼难觅六堡茶的身影。作为一个喜爱六堡茶的茶人,黄鹏绪希望梧州对六堡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重振六堡茶在港销售的辉煌。

  

  采访组成员与六堡茶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黄鹏绪(图右)就六堡茶的行业发展和文化传播进行交流

  今年近70岁的世界广西商会主席莫子莹,对六堡茶产业发展同样满怀期待。大约十年前,莫子莹接触到梧州六堡茶,从此,她对六堡茶便备加喜爱,认为六堡茶不仅好喝,还具有保健功能,并利用各种渠道推介六堡茶。莫子莹说,希望梧州市政府能进一步规范六堡茶产业发展,使之做强做大,更多地助力地方发展,并带动茶农增收。

  

  采访组成员与世界广西商会主席莫子莹(中)进行交流

  

  采访组成员与世界广西商会主席莫子莹(右一)、六堡茶国际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黄鹏绪(右二)进行交流

  一杯清茶一本书,一句诤言一份情。时间分分秒秒过去,六堡茶的清香在茶桌上飘荡,大家交流六堡茶文化的热情也在不断地升温……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交流活动结束后,莫子莹和黄鹏绪两位长者主动提出带我们寻访香港茶庄。此时,香港刚下过大雨,地上满是积水,天上也乌云密布。两位长者陪我们乘坐电车,横穿跑马地、湾仔、金钟、中环、上环、西环等多个地段,详细介绍香港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茶楼的饮茶模式,然后,再不辞劳苦地带我们走过大街小巷,寻找那些销售六堡茶的茶庄、茶店。在位于西环的莲香居茶楼,黄鹏绪还向我们现场介绍了这家传统茶楼里至今保持的“焗盅”(盖碗)泡茶方式。

  

  位于西环的莲香居茶楼,仍保留着“焗盅”传统泡茶方式。

  监制:苏爱清

  拍摄:苏爱清 杨麦 龙天传

  剪辑:张少科

  配音:冼静

  字幕:张少科

  文案:苏爱清 杨麦 龙天传

  【 本文转载自《梧州零距离》

  欢迎转载本平台微信,

  请注明原作者与出处@中茶窖藏六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