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神:重构传统商业与管理的“颠覆者”

  如今兴起的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出现了“粉丝”、“社群”、“生态”、“平台”、“小而美”等热词,在这背后所映射出的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精神的思考。

  能对互联网精神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在生活中更加顺利地融入互联网时代,而如何掌握互联网精神的本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对于创业者以及企业的运营者来讲,更为重要还是如何把互联网精神融入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于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精神推动商业与管理的革新成为另一个重点问题。

  互联网给予人们生活最大的激变乃是信息的共享、开放以及传递。互联网刚开始还要受制于PC客户端,但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彻底打破了这一限制,层出不穷的移动设备成为人们互联网生活的重要载体,娱乐、商务、餐饮、旅游、出行等由信息交流的即时性所引发的巨大变革,成为开启新时代的重要篇章。

  1.1.1 互联网精神的表象:互联网时代的权力弱化

  “信息就代表了一种权利”,作为60年代美国政治科学行为革命的领导者之一的罗伯特·达尔对权力是这样定义的:“A通过行使权力使B做B本来不会去做的事”。现实中拥有信息的A是完全可能让B去做B本来不会去做的事,而信息开放与共享的时代,A的权力也就相应地被削弱了。

  多年以前,购买能够存储1000万兆字节的硬盘要花费巨款,而且体积庞大一般只有大型的企业或者是科研机构才会去购买。如今体积小的存储1000亿兆字节的硬盘,普通人就能购买,信息传递的代价已经大幅度的减少。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引发的权力崩塌”。

  远古时代,人们之间的信息要考声音进行传播,文字出现以后,用“声音交流为主的时代”已经跨入“文字交流的时代”,信息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得到有效的延续,信息的共享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一些掌握大量信息的人的权力得到削弱。

  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人们生活的世界更加多元化,催生出了“网络虚拟世界”。以往传播信息的报纸、杂志、电视、图书等已经逐渐减少,人们更多的是利用手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信息。

  虚拟的网络给了人们一个开放互联的世界,人们之间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直接实现即时的沟通与交流。在这过程中产生了两种类型的数据信息:一种是方向性的信息;另一种则是状态性的信息。在网络世界中方向性信息决定了连接的节点,而状态性信息则决定了节点连接的形式。正是这两种类型的信息的开放与共享使人们得以从权力体系中挣脱出来。

  

  ★方向性信息对于权力的弱化作用

  消费者的用户评论信息的开放,使得消费者每次购物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可能会成为实时传播的全球新闻,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同种类商品几乎是成几何倍数增长,由此而引发的企业的权力自然大幅度降低;

  企业的员工可以将自己在企业内的工作体验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与外界共享,企业的员工会因此而随时改变工作,企业的权力受到了削弱;

  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等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使得企业可以选择的合作伙伴数量增多,那些供应商以及分销商对企业的权力弱化了。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信息的共享使得选择的维度与广度获得大幅度的增长。

  ★状态性信息对权力的弱化作用

  人们的性格、世界观、价值观等在社会生活中被不断的影响,本质上这是由于多种信息内化造成的。正是这些信息形成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存在性认知,高品位生活、优质工作、精彩的人生等都可以算是人们对于存在方式的一种认知。

  信息封闭时,人们对于存在性的认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难免会出现错误的认知,而且这种错误还很难被发现。这就类似于一种无形的权力枷锁,而随着状态性信息的大量涌入使得存在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相应的权力也被弱化。

  “铁饭碗”在如今也变得不再那么受欢迎了,兴趣、特长以及财富成为人们择业时更加关注的重点,而且跳槽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之前的交易双方是“以产品为中心”而如今已经变为“以用户为中心”,消费者可以通过即时的互动直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状态性信息的开放使得人们的认识被颠覆,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的,以往的框框架架受到巨大的冲击。

  权力弱化的角度完美诠释了“互联网精神”热词的出现,产品的用户体验、评价可以进行实时的传播。由于交流的即时性,产品粉丝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个性化与定制化的追求下,小而美也成为人们对产品要求的重点。

  由此看来,“互联网精神”热词的出现是一种权力弱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对于自身经验以及认知的差异,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权力弱化的某种结果进行了诠释。

  1.1.2 互联网精神的本质:互联网权力强化循环体系

  权力的弱化不能完全的反应互联网精神的全部内涵。权力只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不会被终结。权力形式具有多元化,当一种形式的权力受到削弱以后,其它形式的权力会发生聚增。

  从时空的角度来看权利的运作机制,以往的部分信息在今天看来可能是错误的。哈佛大学一名社会学研究人员表示:个人以及社会中的知识(也就是事实)存在着半衰期。经过统计可以得出一门科学的一半知识被完全颠覆所要花费的时间,这也表明了权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的弱化。

  

图:不同领域知识的半衰期

  权力的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的衰减正好相反,空间效应会沿着空间强化,简单的讲就是权力在连接以及互动的过程中增强。

  就拿安卓平台来讲,软件开发商、用户以及广告商随着各方数量以及规模的发展,这三家权力均被削弱,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三方权力的削弱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却是整体权力的强化,而且每一方人员都会受益。

  再看2013年底雷军与董明珠的豪赌,雷军所说的“小米可以找最好的工厂以及最好的供应链系统。”董明珠则反问到:“不给你做怎么办?”富士康的创始人郭台铭曾经说过:最大的遗憾就是错失了小米。富士康为了挽回小米,曾经三次登门拜访小米。如今富士康与英伟达成为了小米的生产商。

  小米刚起步之时,高通没有将他们所认为的做代工的小米放在眼里,就连小米与高通的合作也是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夏普的液晶屏通过小米的三位高层组成的代表团去夏普谈判才拿下。之前是小米央求供应商,如今这种关系正好反过来了。

  小米的资本就是其背后拥有庞大数量的“米粉”,小米与其粉丝构建的这种粉丝经济的巨大潜在价值足以使小米在谈判中获得主动权。小米与供应商的合作并参与高通与英伟达的产品设计巩固了这种连接关系。小米、米粉、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组成的整体实现了权力的增长,小米又是这一体系的中心,其成功也就成为必然。

  这种权力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某一方的发展而被打破。生产商的权力被弱化,它自然会想到要强化权力,它可以选择更多的合作伙伴,而这些合作伙伴对小米又形成了威胁。从大的发展趋势来看,权力的弱化是将一直持续下去的,权力的聚增却是一种短期的表现。

  由此,互联网精神的本质就是权力的弱化的同时也在强化的矛盾。而对于企业运营者来说关键的是要搞清楚哪些权力在弱化、哪些权力在强化,从而将自己置身于权力强化的一方之中。

  

图:权力运作的表层商业与管理现象

  1.1.3 互联网精神的背后:后权力时代知识型转折

  人类这些年的发展历史中,相似的创造在某段时间内可能会爆炸式的出现,在十三、十四世纪出现的复式薄记、眼镜、航海图、时钟等都是精准、量化、计算的典型发明。而这些发明则可以看作为一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

  这种历史规律在历史长河中时常发生,权力机制的运作被从不同层面进行充分的表达。就拿医疗来说,在发达国家,医疗体系正在由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向“以价值以及患者需求为中心”的体系进行转化。

  两种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权力的强化:其一是投资与合作的广泛开展,腾讯投资了四维图新、京东、大众点评、58同城、丁香园、华谊兄弟、滴滴打车、金山软件等等;其二是平台型商业模式的崛起,比如苹果、谷歌、阿里、京东、百度等。

  

图:权力强化的两种角度

  权力的矛盾则表现的更具多样性,诸多领域都能找到其出现的身影,而且它的出现常给人一种颠覆性革命的巨大冲击感,可以看下面的几组数据:

  2003年,世界的数据总和为5EB(百亿亿字节),如今2天的时间就能产生如此多的数据。以我国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为单位,1EB的数据为6626亿部。

  在2009年,美国的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的企业中,一名员工的数据平均值为200TB,这个数字是1999年沃尔玛整个数据库的两倍。

  2012年,苹果的IMessage平均每秒钟为用户传送28000条信息。

  2013年Facebook平均每分钟增长的数据约为350GB,帖子数量增加246万,邮件发送数量2亿多封。

  信息的共享与开放使权力机制的运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人们要实现对于权力能充分的理解并加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

  从之前的工业时代进入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也可以说是由“权力时代”进入到了“后权力时代”。法国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指出:知识型代表了某一时期下知识的诞生、传递以及表达的深层结构。知识型的转型,在这两个时代的交替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清晰。

  更深层次上来说,互联网精神成为后权力时代知识型的一个象征。将互联网精神成功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与运营过程中,本质上是“后权力时代”所进行的商业和管理知识型的一次变革。

  本文来源《互联网+顶层商业系统》作者:胡华成,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