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成都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有一些东西,记录下成都的发展脉搏:

最高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的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

你在成都,一天就能拿到开店的所有手续;

只需五秒,你就能完成核酸检测登记

……

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背后,实则有一根无形的主线将其紧密相联——数据要素流通。

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将数据资源变成数据价值,助力四川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怎么做成都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大数据集团

数据赋能城市智慧治理

景区游客爆满、木建筑突发火灾、山上遭遇泥石流……大型节假日期间,遇到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该怎样做?

2019年4月30日,在成都市智慧治理中心,一场“五一”假期文化旅游安全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正在进行——从成都各景区实际出发,“量身定制”了可能出现的状况,对各个景区管理方和主管部门来了一次“模拟考试”。彼时,距离成都智慧治理中心正式“上岗”不到4个月。

成都智慧治理中心是成都的“城市大脑”和“政务中枢”,利用数据和AI中台赋能智慧治理应用场景建设,将各类数据叠加到城市运行态势一张图上,打通“城市大脑”到管理和服务末端的“神经”,支撑市政府全天候在线监测、分析预测和应急指挥。除了上述场景,成都“城市大脑”的城市智慧应用场景还渗透到食品安全管理、重大项目调度等80余个场景中。

成都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大数据开发运营的一些行业应用

数据要素流通,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大脑”让城市运转更加智慧的秘密。但不可忽略的是,数据流通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数据隐私性和安全性也将经受巨大挑战。“这也是成都打造全国数据运营的枢纽和高地,让四川从数据资源大省变成数据价值大省,发展数字经济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成都产业集团下属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勤说。

成都市2017年组建了政府数据资产运营商——成都市大数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翌年授权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开展政务数据市场化增值服务。成都市大数据集团是成都“城市大脑”的建设和运营者,同时,也是成都市政务服务平台“天府蓉易办”和成都超算中心的建设运营者。

成都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顾勤

“超算中心,就是成都发展数字经济的‘底气’”

顾勤说:“经过前几年发展,‘数据孤岛’的情况正在被逐步打破。”四川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试验区,重点在于数据要素流通。

28日这天,就在记者采访前,顾勤刚参加了成都产业集团关于成都市建设西部数据流通中心工作讨论会。她透露,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国家枢纽节点将在成渝地区规划建设,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将聚焦建设成渝枢纽节点的算力调度中心、西部数据流通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和大数据应用示范中心,探索公共数据、科学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应用,突破数字壁垒,推动政企合作,使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现实生产力。

具体看来,去年年底,在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上,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发布了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旨在实现政府数据和社会有需求的企业数据关联流通,实现数据要素的流通价值传递。

相比于隐私性强的政府数据而言,科学仪器、科学试验产生的科研数据量大且分散。顾勤说,超算涉及到的科研数据很多是公益数据,传统的使用方法是由用户把原始数据上传至超算中心,经过计算得到结果,而这批原始科研数据就会被“抛弃”。

未来,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将依托成都超算中心致力打造一个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利用超算天然优势,完成海量科学数据的积累、分析、统计、汇总,形成规模化高品质科学数据资源池,并为数据提供大容量储存空间,将全球有价值的科研数据逐步汇聚到成都超算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科学数据集散地。成都打造的“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的双中心模式,也将在数据要素流通和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发展中走在全国前沿。

成都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超算中心

此外,顾勤说,国产化超算的应用,就需要配套国产化软件。由于我国国产化超算软件研发起步整体较晚,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将配合超算中心建设开发一个超算应用商店。这样超算用户就可以把自研软件发布到应用商店,并提供给其他有超算需求的用户去使用。“这就意味着,成都超算中心为用户提供了一整套全流程‘算力+算法+数据’的应用环境,相当于建设了一个超算实验室,只要用户有想法,就可以过来搞研发。”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成都超算软件“卡脖子”问题,能够让自主可控的国产硬件高效利用。

对于企业数据的流通来说,因为其强隐私性的特性,还需组建一个各方信任,且具备算力技术能力的平台。成都市大数据集团正在构建社会数据融合平台,在双方“数据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方式,促进企业数据流通。

顾勤强调,上述所有工作,都是基于成都有超算中心这个数字基座。“超算中心,就是成都发展数字经济的‘底气’。”

“数据运营,成都已经先行先试”

除了有超算中心这张“王牌”,成都人口众多,产生的数据也多;同时,成都还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软件开发人才,“数据三要素——算力、数据、算法兼备。”顾勤说,这都是成都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

也正是基于以上条件,在数据运营上,成都已经先行先试。具体来看,成都率先成立数据运营的国资载体(2017年成立市大数据集团)、率先明确数据运营的实施路径(2018年政府决定政务数据集中授权运营)、率先形成数据运营的支撑平台(2019年搭建公共数据运营平台)、率先出台数据运营的地方政策(2020年出台国内首个运营办法),“成都在公共数据运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已成为共识。

“数据的确权、定价、交易方式等,是数据要素流通的壁垒。”顾勤说,成都市大数据集团基于实践开展工作,同时也在做数据要素流通的理论研究。“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构建可信应用云,融合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执行计算环境、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支持企业开展数据应用,在确保安全合规和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各类高效便捷数字服务新场景,构建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科学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产业生态,助力成都成为全国数据要素流通的枢纽和高地。”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成都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