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呼吸困难—高善文最新观点

据美国TMZ网站报道,有消息人士称,迈克尔·杰克逊在死亡当天,即洛杉矶时间6月25日早上11点30分注射过杜冷丁(镇痛药哌替啶的商品名)。而此后不久即引起了他的心脏停博。据悉,杰克逊在生前已经有折射杜冷丁的习惯,他甚至为其去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健康补品(health tonic)”。而他需要特别的医生为其注射,因为据称他本人并不喜欢针头。杜冷丁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德美罗、地美露,又称盐酸哌替啶。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作为人工合成的麻醉药物,杜冷丁普遍地使用于临床,它对人体的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痛、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1/8,作用时间维持2—4小时左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平滑肌亦有一定影响。毒副作用也相应较小,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均较轻微,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及过量使用等问题。长期以来,对于癌性疼痛最常用的止痛方法是注射杜冷丁,病人及家属把杜冷丁当成治疗癌痛的灵丹妙药,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早在十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倡导使用口服吗啡制剂,如美菲康、路泰、美施康定等,而不再主张使用杜冷丁。原因是杜冷丁是一种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剂,镇痛效能只是吗啡的1/10。杜冷丁的止痛时间比吗啡短,只有2至3小时,口服给药效果差,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能引起局部发炎和组织硬节,反复注射可造成肌肉组织重度纤维化。杜冷丁的代谢产物去甲杜冷丁有毒,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从而导致震颤和癫痫发作。再一方面,注射度冷丁后,血中与随后脑内浓度迅速上升,容易达到引起“飘”感的高浓度,是该药易发生流弊的主要原因。癌症病人的疼痛是慢性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使用止痛药,并应不断调整给药剂量,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而口服吗啡制剂既经济方便,又可达到止痛的目的,同时极少产生依赖性。  近20年来全球杜冷丁的医疗消耗量呈下降趋势,不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不用或少用杜冷丁来缓解慢性疼痛,我国许多医生长期习惯于给癌痛患者开写杜冷丁处方,造成我国杜冷丁医疗消耗量不但不降,反而上升的状况。目前国际肿瘤学界已提出癌性疼痛不主张使用杜冷丁。世界卫生组织把杜冷丁的使用作为衡量癌性疼痛治疗水平的一个标准,杜冷丁用得越多,说明对癌痛治疗的认识越低。  其实,国内早在1996年,卫生部就明文规定,禁止在癌痛治疗中使用杜冷丁。2005年版药典规定杜冷丁极量一次100毫克、一日600毫克,同时明文规定杜冷丁“不主张用于慢性疼痛,或癌症疼痛的治疗”。根据卫生部文件规定,杜冷丁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如骨折、外伤、内脏绞痛、心肌梗死引起的疼痛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癌痛的药物止痛分为三阶梯。第一阶梯药物为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第二阶梯药物为麻醉镇痛药可待因;无效时才用第三阶梯药物,即强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首推口服吗啡类。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呼吸困难(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