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頭頂“京城一哥”光環的首開股份,身上已經沒有國企固有的穩重風格。過去幾年的激進擴張,反而令公司陷入了債務泥潭。擺在首開股份面前的現實是,未來公司將如何去杠桿、降負債?投資市場則關注,盈利能力出現下滑的首開股份是否能順利走出“債 u003cp>頭頂“京城一哥”光環的首開股份,身上已經沒有國企固有的穩重風格。過去幾年的激進擴張,反而令公司陷入了債務泥潭。 擺在首開股份面前的現實是,未來公司將如何去杠桿、降負債? 投資市場則關注,盈利能力出現下滑的首開股份是否能順利走出“債務泥潭”。u003c/p>u003cp>u003cimg alt="攝圖網_500501237_banner_肩上的擔子(企業商用).jpg" src="/d/file/20201130/ketxf3hvnk4213.jpg" data-imagewidth="1920" data-imageheight="1280" />u003c/p>u003cp>《投資者網》鄭小琳u003c/p>u003cp>11月10日,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首開股份”,600376.SH)交出了一份銷售“成績單”。u003c/p>u003cp>銷售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公司累計簽約面積273.1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4%;簽約金額768.68億元,同比下降0.09%。u003c/p>u003cp>表面看,雖然只是個別數據微降,但與同行比較,首開股份這份績單并不算出彩。u003c/p>u003cp>因為在“金九銀十”的樓市黃金周期間,百強房企大都延續了高速增長的態勢。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10月份單月房企同比增速超過20%。另外,截至10月末,已有超8成房企業績實現同比增長。u003c/p>u003cp>回顧2020年,首開股份出現盈利下滑的態勢,不僅如此,因前期加速擴張導致公司身背重債,公司因此出現資金鏈緊張、對外擔保、“三道紅線”越線等一系列問題。u003c/p>u003cp>在北京房地產企業中有“京城一哥”之稱的首開股份,正面臨一道道亟需解決的難題。u003c/p>u003cp>u003cstrong>關鍵盈利指標雙雙走低u003c/strong>u003c/p>u003cp>首開股份作為北京本土房企,素有“一部首開股份史,半座北京城”盛名,至今公司在地產江湖已闖蕩了30多年,先后開發及承建了著名的西羅園小區、方莊、望京新城、回龍觀、國家體育館、五棵松籃球館等眾多知名建筑。u003c/p>u003cp>但頭頂“京城一哥”光環的首開股份,其心思不止于此,2016年,首開股份開始加大在京外區域布局,吹響全國擴張的號角后,首開股份業績開始大幅上漲。從2014年至今來看,首開股份的營收一路爬升,但細窺公司的凈利潤卻一直都不太穩定。u003c/p>u003cp>u003cimg alt="a.png" src="/d/file/20201130/qd54cg45hjw214.png" data-imagewidth="929" data-imageheight="299" />u003c/p>u003cp>來源:Choice數據u003c/p>u003cp>例如:2017年至2019年,首開股份收入仍在大幅提速,但凈利潤卻呈現波動下降態勢。期內首開股份凈利潤分別為23.16億元、31.67億元、27.58億元,同比增速約22%、37%、-13%,扣非后凈利同比增長約-36%、180%、-6%。可以看出,在2018年的一度猛漲后,首開股份凈利潤開始快速下降,整體表現如同坐上“過山車”。u003c/p>u003cp>進入2020年,該趨勢并未得到改善。受疫情影響,首開股份業績開始“跌跌不休”,不僅營收首次下滑,利潤亦在不斷走低。今年上半年首開股份營收約180.26 億元,同比降 22.45%;歸母凈利潤約 12.79 億元,同比降 38%。u003c/p>u003cp>同時,今年三季度,首開股份錄得營收累計約244.07億元,同比降17.39%;歸母凈利潤累計為13.75億元,同比降42.12%。u003c/p>u003cp>針對業績下滑,首開股份歸結為兩方面原因:其一,受疫情影響,其二受結算時點、結算項目毛利率較低及規模較小等因素影響。u003c/p>u003cp>值得留意的是,在代表房企盈利能力的銷售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指標表現上,首開股份同比亦出現下滑。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2019年上述兩項指標分別為11.83%、1.24%,而截至今年9月,兩指標下滑至9%、0.23%,這顯示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漸走弱。u003c/p>u003cp>“盈利能力一旦下降,其資金回籠能力就較弱。”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向《投資者網》表示,房企高速擴張時期,價格方面往往很難有太多溢價的空間,高溢價產品對銷售速度會產生一定影響,影響整體周轉速度。u003c/p>u003cp>一個典型例子是,多數在一線城市拿高價地的房企,銷售時會受到限價政策影響,進而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窄。u003c/p>u003cp>“如此一來,房企盈利能力將走低。一方面,產品不能過高溢價;另一方面,為了適應高周轉,企業將主動降低價格。并且,隨著近兩年土地價格抬升,在‘限價天花板’下,房企銷售速度一旦放緩,利潤水平將出現下降。”盧文曦進一步解釋。u003c/p>u003cp>u003cstrong>“三道紅線”之下接連犯規u003c/strong>u003c/p>u003cp>前些年在土地市場的高歌猛進,讓首開股份背負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不僅如此,隨著融資新規“三道紅線”的靴子落地,負債累累的首開股份接連“踩線”。u003c/p>u003cp>三季度監管部門出臺了融資新規,分別為:一是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于70%,二是凈負債率不得大于100%,三是現金短債比不得小于1倍。根據觸線情況,新規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分檔設定有息負債規模的增速閾值。若房企三道紅線全部觸及,則有息負債就不能再增加;若觸及兩條,則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不得超過5%;觸及一道,則規模增速不得超過10%;一道未中,則規模增速不得超過15%。u003c/p>u003cp>以首開股份2019年報數據來看,首開股份股份觸及全部“三道紅線”:2019年公司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5.35%,凈負債率為169.82%,現金短債比為0.96。u003c/p>u003cp>進入2020年,情況略有改善。據公司財報及Wind數據,截至2020年6月末,首開股份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75.29%,凈負債率為174%,現金短債比為1恰好擦“線”而過,三道紅線下越線“兩道”。u003c/p>u003cp>事實上,今年首開股份現金短債比“達標”主要得益于貨幣資金較去年有所增加,而若賬面資金中剔除受限制資金,首開股份依舊三線“全觸”。u003c/p>u003cp>“首開股份股份確實都有觸及監管部門近期新出臺的三道紅線,公司接下來將通過加快周轉、控制負債等舉措改善相關指標。”對于觸碰紅線,首開股份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不過,截至今年9月底,首開股份的總債務仍在增加,較2019年底增長了約225億元。u003c/p>u003cp>但對于觸碰“紅線”,盧文曦認為,房企需要通過加速回籠資金、降價銷售等行為實現降杠桿。u003c/p>u003cp>盧文曦指出,“近期,哪怕是大房企都開始出售股份、項目,這在往年都是小房企的常規操作,可見,三道紅線下房企承受了較大壓力。而當前房企也只能通過降杠桿來規避紅線帶來的負面影響,否則的話,會影響企業后期融資。”u003c/p>u003cp>盡管如此,首開股份降杠桿的決心依舊不夠,同時,公司若想通過控負債和加速銷售的方式實現債務“達標”,短期內顯然有些困難。u003c/p>u003cp>公告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9月末,首開股份的負債總額分別為1937.88億元、2377.43億元、2454.74億元及2679.6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0.59%、81.58%、80.92%和81.13%,處于行業高水平。u003c/p>u003cp>u003cstrong>深陷“債務泥潭 ”如何自拔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在一度陷入盈利下滑、資金緊張困局后,首開股份把注意力轉向了融資擔保。u003c/p>u003cp>11月16日,首開股份公告稱,對怡和置業、常熟耀泰兩家參股子公司,進行不超過10.4億元融資擔保的消息。由于旗下地產項目尚在開發期,并未進行收入結算,上述兩家公司目前的營收為0元。u003c/p>u003cp>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投資者網》直言:“擔保金額較高,某種程度上說明項目公司的資金渴求大。”u003c/p>u003cp>截至公告披露日,首開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最新對外擔保額為434.3億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47.3%;對控股子公司的對外擔保總額為187.12億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63.45%。u003c/p>u003cp>“擔保工作有助于緩解資金壓力,但一旦擔保過多,企業負債提高,對其經營必然帶來較大風險。”嚴躍進對此表示擔憂。u003c/p>u003cp>值得一提的是,首開股份前三季度凈利潤不到15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則亦僅剩6.1億元,基于此,公司是否能承擔超400億的對外擔保仍是疑問。同時,在經濟受疫情沖擊仍處于修復階段的大背景下,公司何時能從資金緊張的泥潭中走出也未可知。u003c/p>u003cp>對于上述疑問,《投資者網》多次聯系首開股份投資者關系部門,但公司并未作出回應。(思維財經出品)■u003c/p> 【觀信股票財經網的新聞、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行業信息傳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