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概念—明天控股

陆上风机很多人都见过了,高七八十米的三叶风机,一排一排的在转。但海上风机大家就不常见了。

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及潮间带风电机组所处的环境与陆地条件截然不同,海上风电技术远比陆地风电复杂,在设计和建设海上风场过程中,我们将不得不考虑海上恶劣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带给我们的影响。如盐雾腐蚀、海浪载荷、海冰冲撞、台风破坏等制约因素。

海上风电建设不同于其他项目建设,牵扯到海域功能的区分,航道,电缆的铺设,海上风机的设计、施工和安装,并网,环保,甚至国防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而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由于远离海岸,风电机组在恶劣的海洋环境影响下,螺栓等易损件失效加快,机械和电气系统故障率大幅上升,导致检修维护的频次加快,同时运行与维护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运输工具,导致锋利及的维护支出大大增加。

那么既然海上风电的各种条件不如陆上,那为什么还要开发海上风电呢?

具体来说,海上风电相比陆上的优势还是明显的:

1.

海上的风平稳

风机运行是否良好,最关键就是看风的大小了,海上的风普遍比陆上大。陆上的地形高低起伏,对地面的风速有很大的减缓作用,所以陆上风机都树立得高高的,以便利用高空比较大的风,但由于地形问题,陆上各个高度的风速相差很大,这就导致风切变大(垂直方向的风速变化),使得风轮上下受力不均衡导致传动系统容易损坏。而海上就没有这个问题,海平面一般都很平,风基本没阻力,平均风速高,并且风切变也小于陆上,再加上海上的风向改变频率也较陆上低,因而海上的风能很平稳。

2.

风机利用率更高

风机的发电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海上的风速比陆上高20%左右,因而同等发电容量下海上风机的年发电量能比陆上高70%。如果陆上风机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是2000小时,那海上风机就能达到3000多小时。

3.

单机装机容量更大

风机的单机发电容量越大,同一块地方的扫风面积和利用风的能量越多,也就是资源更充分利用。而单机容量越大,发电机就越大,叶片也就越长。陆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输问题,长近上百米的叶片(拆成两段也有几十米)在陆上是很难运输的,而在海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直接用船拉过去就好。例如世优电气参与的陆上风机风机项目最大也就2.5MW,而参与的湘电平海湾海上风机直接就是5MW起步。在中国市场,一部5MW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不消耗任何能量仅从空气中获取超过4亿人民币的电能。

4.

不占地、不扰民

陆上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耕地红线不能动,林地不能建等等。随着陆上风电的发展陆上风资源好的地方越来越少,而且风机噪音对居民和动物的影响也比较大,有研究机构专门研究过风机对野鸭会造成影响;然而海上建设风场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并且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度超过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5.

距离用电负荷近

我国辽阔的大西北建设了大量的风电场,这些风场无疑都得通过特高压、超高压线路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用电负荷中心,距离超过两三千米。而海上风场基本都建设在沿海一两百公里处,距离负荷中心较近,并且常年有风,所以很适合电负荷中心的需求。

基于以上优势,建设海上风场是发展趋势。虽然海上风电正在起步阶段尤其是我国,但总体来说各国都在向海上风电发展,未来的全球能源供应体系中,海上风电会比陆上风电前景更广阔。

海上风电概念(图1)

海上风电概念—国债是什么意思啊

据报道,相关的负责人表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项目一期首批机组将于9月中旬正式并网发电,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拥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但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报道称,相关专家表示,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发展仍处于初期,勘测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技术创新、产业融资等方面还不太成熟,产业链上下游要联合起来,共同促进海上风电产业链全面融合发展。

此外海上风电项目电价回收周期长,经营成本压力较大,截至2017年5月31日,累计上网电量3.91亿千瓦时,应收电费3.32亿元;但目前只收回标杆电价部分的1.48亿元,由于补贴电费金额大、回收周期长,造成企业经营压力。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后期运维成本也要高出不少,欧洲海上风电场运营维护历经近20年发展,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但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尚无长期运营经验和成本数据积累,运维成本仅靠预估,有很大不确定性。

希望中国的海上风电技术可以快速的发展起来!

海上风电概念(图2)

海上风电概念—日照钢铁股票

我国不仅拥有漫长的浅水海岸线,而且主要城市相对靠近海岸,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海上风电的发展。

在经历过风电跨越式发展之后,海上风电大门的开启显得格外慎重和稳健。早在2010年2月,相关部门下发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做好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编制、海上风电建设项目授权和核准工作,促进海域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引导海上风电健康、持续发展。

海上风电概念(图3)

海上风电概念—河南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开始了风能利用的新时代。在一些地理位置不错的陆地上,风能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人们在另外一个前沿,发现开发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也相当不错:海上风能。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制定计划,考虑开发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的风速高于陆地风电场的风速,但海上风电场与电网联接的成本比陆地风电场要高。综合上述两个因素,海上风电场的成本和陆地风电场基本相同。

  兆瓦级的风机,廉价的基础以及关于海上风条件的新知识更加提高了海上风电的经济性。研究人员和开发者们将向传统的发电技术进行挑战,海上风力发电迅速发展成为其它发电技术的竞争对手。

  海上风电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时期:

  欧洲对国家级海上风电场的资源和技术进行研究(1977~1988年);

  · 欧洲级海上风电场研究,并开始实施第一批示范计划(1990~1998年);

  ·中型海上风电场(1991~1998年);

  ·大型海上风电场并开发大型风力机(1999~2005年);

  ·大型风力机海上风电场(2005年以后)。

  一、丹麦的风力发电

  1.丹麦的第21条计划

  丹麦在风力发电领域占有***地位目前丹麦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根据丹麦政府能源计划法案中的第21条,2030年以前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4吉瓦,加上陆地上的1.5吉瓦,丹麦风力发电量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50%,与此对照一下,1998年年中,丹麦风电总装机容量仅为1.1吉瓦。

  丹麦电力系统***计5.5吉瓦的风电装机意味着风力发电将会阶段性过量地满足丹麦电力系统的需求。因而,在未来,丹麦的海上风力发电场将会成为以水电为基础的斯堪的纳维亚电力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丹麦计划法案对4吉瓦的海上风电投资共计480亿克郎(约合70亿美元),这将成为世界上风电中最大的投资。

  2.丹麦海上风力发电时间表

  丹麦电力公司已经申请了750兆瓦海上风场的建设计划,根据时间表,在2027年之前,丹麦风电装机将达4吉瓦,第一阶段在2000年建一个比哥本哈根海岸风电场稍小一点的40兆瓦海上风电场。

  丹麦电力公司给环境和能源大臣的报告确定了丹麦海域四个适合建风电场的区域,其蕴藏量达8吉瓦。选择这些区域的理念很简单:出于对环境的考虑,委员会只对那些为数不多且偏远的水深在5~11米之间区域的容量关心。所选的这些地区必须在国家海洋公园、海运路线、微波通道、军事区域等之外,距离海岸线7 到40千米,使岸上的视觉影响降到最低。最近,对风机基础深入的研究表明,在15米水深处安装风机比较经济,这意味着丹麦海域选择的风电场潜藏容量达16 吉瓦。

  二、风机的海上基础

  海上风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削减投资:海底电缆的使用和风机基础的构建使海上风能开发投资巨大。然而,风机基础技术,以及兆瓦级风机的新研究至少使水深在15米(50英尺)的浅水风场和陆地风场可以一争高下。总的说来,海上风机比邻近陆地风场风机的输出要高出50%,所以,海上风机更具吸引力。

  1.较混凝土便宜的钢材

  丹麦的两个电力集团公司和三个工程公司于1996~1997年间首先开始对海上风机基础的设计和投资进行了研究,在报告中提出,对于较大海上风电场的风机基础,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更加适合。所有新技术的应用似乎至少在水深15米或更深的深度下才会带来经济效益。无论如何,在较深的水中建风场其边际成本要比先前预算的要少一点。

  对于1.5兆瓦的风机,其风机基础和并网投资仅比丹麦Vindeby和Tunoe Knob海上风电场450~500千瓦风机相应的投资高出10%到20%,这就是以上所述的经济概念。

  2.设计寿命

  与大多数人们的认识相反,钢结构腐蚀并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海上石油钻塔的经验表明阴极防腐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钢结构的腐蚀。海上风机表面保护(涂颜料)一般都采取较陆地风机防腐保护级别高的防护措施。石油钻塔的基础一般能够维持50年,也就是其钢结构基础设计的寿命。

  3.参考风机

  在防腐研究中,采用了一台现代的1.5兆瓦三叶片上风向风机,其轮毂高度大约为55米(180英尺),转子直径为64米(210英尺)。

  这台风机的轮毂高度相比陆地风机要偏低一些。在德国北部,一台典型的1.5兆瓦风机轮毂高度大约为60~80米(200到260英尺)。

  由于水面十分光滑,海水表面粗糙度低,海平面摩擦力小,因而风切变(即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不需要很高的塔架,可降低风电机组成本。另外海上风的湍流强度低,海面与其上面的空气温度差比陆地表面与其上面的空气温差小,又没有复杂地形对气流的影响,作用在风电机组上的疲劳载荷减少,可延长使用寿命,所以使用较低的风塔比较合算。

  (1)常用的混凝土基础

  丹麦的第一个引航工程采用混凝土引力沉箱基础。顾名思义,引力基础主要依靠地球引力使涡轮机保持在垂直的位置。

  保Vindeby和Tunoe Knob海上风电场基础就采用了这种传统技术。在这两个风场附近的码头用钢筋混凝土将沉箱基础建起来,然后使其漂到安装位置,并用沙砾装满以获得必要的重量,继而将其沉人海底,这个原理更像传统的桥梁建筑。

  两个风场的基础呈圆锥形,可以起到拦截海上浮冰的作用。这项工作很有必要,因为在寒冷的冬天,在波罗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峡可以一览无遗地看到坚硬的冰块。

  在混凝土基础技术中,整个基础的投资大约与水深的平方成比例。Vindeby和Tunoe Knob的水深变化范围在2.5~7.5米之间,说明每个混凝土基础的平均重量为1050吨。根据这个二次方规则,在水深10米以上的这些混凝土平台,因受其重量和投资的限制,混凝土基础往往被禁止采用。因此,为了突破这种投资障碍,有必要发展新的技术。

  (2)重力+钢筋基础

  现有的大多数海上风电场采用重力基础,新技术提供了一种类似于钢筋混凝土重力沉箱的方法。该方法用圆柱钢管取代钢筋混凝土,将其嵌入到海床的扁钢箱里。

  (3)单桩基础

  单桩是一种简单的结构,由一个直径在3.5米到4.5米之间的钢桩构成。钢桩安装在海床下10米到20米的地方,其深度由海床地面的类型决定。单桩基础有力地将风塔伸到水下及海床内。这种基础一个重要的优点是不需整理海床。但是,它需要重型打桩设备,而且对于海床内有很多大漂石的位置采用这种基础类型不太适合。如果在打桩过程中遇到一块大漂石,一般可能在石头上钻孔,然后用爆破物将之炸开,继而打成小石头。

  4)三脚架基础

  三脚架基础吸取了石油工业中的一些经验,采用了重量轻价格合算的三脚钢套管。

  风塔下面的钢桩分布着一些钢架,这些框架分掉了塔架对于三个钢桩的压力。由于土壤条件和冰冻负荷,这三个钢桩被埋置于海床下10~20米的地方。

  三、海上风电场的并网

  1.电网

  丹麦输电网1998年总发电量共计10吉瓦。在建或未建的海上风电场共计4.1吉瓦。丹麦西部和东部电网没有直接并网,而是采用AC(交流输电线)方式并入德国和瑞典的输电系统。其它风电场与瑞典、挪威和德国的联网方式采用直流方式。

  海上风电场的并网本身并不是一个主要技术问题,该技术人所共知。但是为确保经济合理性,对偏远海上风电场的并网技术进行优化非常重要。

  丹麦第一批商用海上风电场位于距离海岸15~40千米的海域,水深5~10或15米,风电场装机在120到150兆瓦之间。第一批风电场(2002年)使用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该机型需在陆地上试运行5年。

  2.敷设海底电缆

  海上风电场通过敷设海底电缆与主电网并联,此种技术众所周知。为了减少由于捕鱼工具、锚等对海底电缆造成破坏的风险,海底电缆必须埋起来。如果底部条件允许的话,用水冲海床(使用高压喷水),然后使电缆置人海床而不是将电缆掘进或投入海床,这样做是最经济的。

  3.电压

  丹麦规划的120-150兆瓦的大风电场可能与30~33千伏的电压等级相联。每个风电场中,会有一个30~150千伏变电站的平台和许多维修设备。与大陆的联结采用150千伏电压等级。

  4.无功功率,高压直流输电

  无功功率和交流电相位改变相关,相位的改变使能量通过电网传输更加困难。海底电缆有一个大电容,它有助于为风电场提供无功功率。这种在系统中建立可能是最佳的可变无功功率补偿方式决定于准确的电网配置。如果风电场距离主电网很远,高压直流输电(HVDC)联网也是一个可取的方法。

  5.远程监控

  显然,海上风电场远程监控要比陆地远程监控更重要一些,Tunoe Knob和Vindeby海上风电场采用远程监控已达数年。

  人们预测这些风电场用1.5兆瓦的大机组,在每件设备上安装一些特别的***,以用来连续地分析***在设备磨损后改变工作模式而产生的细微振动,这样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样地,为了确保机器得到适当的检修,工业中一些产业也需要对这项技术非常了解。

  6.定期检修

  在天气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很难接近风机,风机得不到正常检修和维护,造成安全隐患。所以,确保海上风机高可靠性显得尤其重要。对于一些偏远的海上风电场,应合理设计风机的定期检修程序。

  四、前景

  海上风电场的发电成本与经济规模有关,包括海上风电机的单机容量和每个风电场机组的台数。铺设150兆瓦海上风电场用的海底电缆与100兆瓦的差不多,机组的大规模生产和采用钢结构基础可降低成本。目前海上风电场的最佳规模为120~150兆瓦。在海上风电场的总投资中,风电机组占51%、基础16%、电气接入系统19%、其它14%。

  丹麦电力公司对海上风电场发电成本的研究表明,用IEA(国际能源局)标准方法,目前的技术水平和20年设计寿命,估测的发电成本是每千瓦时0.36丹麦克朗(0.05美元或人民币0.42元)。如果寿命按25年计,还可减少9%。

  欧洲一些国家都为海上风电场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从长远看,荷兰的目标是到2020年风电装机2.75吉瓦,其中1.25 吉瓦安装在北海大陆架区域。近期计划主要是建设商业性示范工程,在2005年前丹麦拟开工兴建5个海上风电场,每个规模约150兆瓦,加上其它已建项目累计约750兆瓦。荷兰计划先建100兆瓦的示范项目,选在Egmond ann Zee岸外12海里处,采用1.5兆瓦或2.0兆瓦的机组。德国的计划包括"SKY2000"项目,规模100兆瓦,距离Lubeck湾15千米的波罗的海中;400兆瓦项目在距离Helgloand岛17千米的北海,最终规模将达到1.2吉瓦,采用单机容量4兆瓦或5兆瓦机组。此外,爱尔兰和比利时分别有250兆瓦和150兆瓦的海上风电场计划。

  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当今技术的可行性,预示着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市场,风电设备产业将是一个经济增长点。欧洲海上风电场2010年后将会大规模开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跟踪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因为中国也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中国东部沿海水深2-15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00吉瓦,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海上风电概念(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