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买卖的熱度一路高歌猛進。

基金會,基金會

在“頭部量化私募被窗口指導”的音讯漸漸停息時,一則音讯引起嘩然:A股連續幾十個买卖日成交額過萬億,中間有50%的买卖量來自量化。而近来,一則“A股市場的外資主力並非海外基金,而是在香港拿到车牌的內地量化基金巨頭,它們在香港5倍配資,在A股市場頻繁操作,規模擴張很快”的信息又在市場引起軒然大波。

財經雜志,財經雜志

量化基金究竟是什麼?真的有超高的收益嗎?

敦煌種業公司?敦煌種業公司

用算法進行买卖決策

所謂“量化买卖”,簡單來說便是基金經理,把自己的投資战略寫成程序,用數字模型和構建算法替代自己進行买卖決策。

以基金為例,根據买卖战略的不同,大致上能够分為三類。榜首類叫主動型量化基金,本質上賺的還是股票上漲的錢。基金經理把投資战略寫成程序,讓電腦自己去選股和買賣,程序的好處——執行力強,速度快,還能发掘到一些反直覺的买卖邏輯。许多經濟學/金融學理論都是基於“理性人”的假設,而實際的市場裡會有许多人对错理性的,會犯下許多邏輯謬誤(這也是行為經濟學研讨的范疇)。而通過程序,我們能够发掘出這些反直覺的邏輯。

第二類叫指數型量化基金,在跟蹤指數的基礎上采纳一些战略,優化成分股倉位獲得更好的收益。第三類是對沖量化基金,在買股股票的同時,也會賣出股指期貨合約,對沖掉大盤跌落的風險。這種基金的特點是,回撤操控的比較好。

量化战略按投資標的分類,可分為量化股票战略、量化CTA(期貨)战略;按投資战略分,可分為市場中性战略、單邊战略、其他战略。這種復雜的战略往往出現在私募產品當中。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本年以來,僅有59.38%的主觀多頭產品賺錢,而本年83.78%的量化產品都賺錢,且本年量化多頭產品收益遍及分佈在10%~20%、20%~30%區間。

從歷史數據中发掘規律

量化基金的一個特點便是基於歷史數據。也便是說量化买卖的战略,是從過去的歷史數據中发掘出來的。比方本年,收益比較好的指數型量化基金,信達證券統計瞭一份數據,不管是均匀數(代表基金的均匀水平)還是中位數(代表大部分基金的水平),2015年以來,指數量化增強基金都跑贏瞭指數,賺到瞭超額收益。

有人剖析,這其间就有市場風格的原因。

那麼當市場信息發生變化,或许很多資金湧入時,基於過去數據的算法模型就有或许失效。

歷史上有個團隊超豪華的量化基金——長期資本,這是一個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美國財政部長在內的天才團隊,最後因為環境突變,導致模型失效,最終破產清盤。這隻基金的過往業績也是好得驚人,以至於很多投資者爭相申購,最後清盤時導致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别的,量化买卖當中的杠桿和高頻买卖,既會扩大收益也會扩大風險,简单引起暴漲暴降。

杠桿與高頻帶來的風險

實際上,監管層早已註意到相關情況。

9月6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到会2021年第60屆国际买卖所聯合會(WFE)會員大會暨年會時,談到瞭針對量化买卖等新式买卖方式的監管問題。

他说到,量化买卖、高頻买卖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高定價功率的同時,也简单引發买卖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相等問題。易會滿在上述大會上還表明,最近幾年,中國市場的量化买卖發展較快。买卖所對入市資金結構和新式买卖东西怎麼看?期望大傢做些考虑。

業內人士也認為,杠桿資金對機構來說一個雙刃劍,交納保證金就能換取股票收益也是一種杠桿操作,既會扩大收益也會扩大風險。别的是高頻买卖,简单誘發投機炒作行為,極易引起暴漲暴降。

(以上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瀟湘晨報 記者李鑫智